服务热线
400-658-6616
孩子的视力健康牵动着父母的心,儿童青少年由于不适合接受近视手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是目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于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患者而言,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以民营医疗机构为主,需要自费使用,经济负担重;患者在公立医院检查后,需要重新更换至民营医院配镜,就医流程复杂且不连续,民营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医疗专业人员配备及专业水准参差不齐,无法做到全程在高质量监管下进行验配。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公立医院无法对于民营医疗机构配的角膜塑形镜做到长期质量控制及安全性随访;公立医院可以给出角塑处方,可验可配可以跟踪随访,但无法销售角膜塑形镜,在角膜塑形镜评估、随访过程中需要通过检查复查费用体现医疗价值但其实与付出医疗服务无法相符,也打击了公立医院开展角膜塑形镜验配近视防控的积极性,造成患者只能向民营医疗机构倾斜的状况。
对于供销企业而言,角膜塑形镜的销售价格普遍较高,这使得大家对于角膜塑形镜的认知率低;且由于不规范的验配及护理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令家长担忧,进而影响角膜塑形镜的销售量。
若公立医院开设角膜塑形镜验配中心,并通过全国集采增加角膜塑形镜的价格可及性,有利于提高行业规范性,健全公立医院视觉健康服务的内容,可为整个行业带来较大的积极影响。
建议集采同时统一规范角膜塑形镜本身费用、验配随访相关医事服务费用定价,设立统一收费名录,确保公立医院开展此技术的条件,可以使公立医院诊疗服务与民营医疗机构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开展条件。让更多医疗机构加入带量采购,提升了角膜塑形镜的市场竞争力,势必促进角膜塑形镜的价格下调,并有助于提高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质量,促进医疗器械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使得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带来行业整合优化。
那么推行角膜塑形镜集采后,将会为患者、医疗机构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呢?
对于患者而言,简化了复杂的就医流程,减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极大地降低了试错风险,安全性得以最大限度保障;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真正做到了角膜塑形镜验配全流程质量控制:前期验配+后期指导+复查,全流程化管理;着重强调了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技术成本和服务成本,而非镜片本身。
但角膜塑形镜集采本身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一:以价换量,患者量将大幅度增加,如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率、高质量地规范完成全流程验配及复查?
应对思路:医护人员培训、流程规范化,耐心细致患教、信息同步化,医患建立微信平台联系、沟通多元化。
挑战二:医疗机构视光技师职称考评已落地,如何最大限度保障从业人员利益,积极进行专科人才培养?
应对思路:强调“专业验配”的价值和必要性,大力培养“医、护、技”专科人才,积极引进视光专业人才,提供多模式学习及交流机会。
挑战三:随着验配量增加,随之而来的复查、收费等就医流程相关问题该怎样应对?
应对思路:开设“角膜塑形镜复查门诊”,将复诊患者分流,避免就诊混乱;复诊时间节点及流程标准化,提高诊疗效率;可试行复诊检查项目打包收费简化就诊流程,降低患者总体费用。
机遇:角膜塑形镜集采是公立医院眼视光发展良好契机和助推剂。
角膜塑形镜集采能够促进产品和服务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技术服务“价值得以体现,促进公立医院开始验配中心,拓宽发展平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反馈临床医疗服务,进一步促进医院发展,实现眼视光专科建设及医院发展的新前景,实现良性循环,真正使患者利益最大化。
总之,实现角膜塑形镜集采后,价格下降对患者让利,以价换量带来更高的使用率,公立医院可进行“验”、“配”、“复诊”全流程化管理及质量监控,保证医疗安全,使目前各界都认可的这一近视防控利器——“角膜塑形镜”:安全可靠、可行、可信、可及、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