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658-6616
2024年以来,社交平台上一种新型近视防控“神器”走红,即:离焦软镜(又称多焦软镜)。
过去,离焦框架眼镜是近视防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离焦框架眼镜佩戴方便,适用范围较广、防控效果好,且在近视防控产品中相对经济实惠,只是需要面临框架眼镜对大幅度运动或其他活动带来的不便。
角膜塑形镜以其显著的防控效果,以及仅需夜间佩戴、不影响白天日常生活的便捷性,近年来在近视防控领域的渗透率快速增长。不过,角膜塑形镜验配前需经过严格检查,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角膜塑形镜由硬性高透氧材料制成,需要一定的佩戴适应期,部分儿童甚至无法适应。
离焦软镜在兼具以上两个主要产品优点的同时,又规避了其缺点。首先,离焦软镜与离焦框架眼镜都基于光学离焦理论设计,光线通过矫正区,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焦点;光线通过治疗区,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以此来达到延缓眼轴增长的目的。其次,离焦软镜材质与普通隐形眼镜相似,多为水凝胶或硅水凝胶,在佩戴适应期、舒适度方面优于角膜塑形镜,为不能佩戴角膜塑形镜且不愿佩戴框架眼镜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据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的研究数据,眼科器械百亿单品主要集中在“矫正&防控”的大视光产品,如激光手术和ICL手术、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离焦镜等。离焦软镜兼具了多个单品的功能和特征,是否有可能眼科下一个百亿大单品?
离焦软镜有哪些优点?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离焦软镜对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NKI数据显示,以“离焦软镜”“多焦软镜”为关键词的文献约有数十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研究室及眼科曾进行了一项研究,观察比较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镜、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离焦软镜与角膜塑形镜均可有效控制近视儿童眼轴长度的进展,其控制效果均优于框架眼镜,两种接触镜对眼轴控制效果接近;两种接触镜的角结膜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202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应用于近视控制的多焦软镜验配专家共识(2023)》(以下简称《共识》),进一步肯定了离焦软镜的作用,并规范产品在中国的临床应用。
《共识》梳理了不同设计的离焦软镜对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文中指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焦软镜有同心双焦和渐进多焦2种设计。同心双焦软镜中央光学区为视远区域,旁周边环绕数个正附加屈光度的同心圆治疗区。渐进多焦软镜中央为远矫光学区,从中央至周边为近附加屈光度渐变式增加的治疗区。研究表明,同心双焦软镜和渐进多焦软镜对学龄儿童均具有良好的近视控制效果,2年可延缓25%~50%的近视屈光度进展。即使青春期阶段开始使用,仍能获益。
此外,多焦软镜近视控制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离焦量、离焦环设计和配戴时长等。
据了解,离焦软镜在国外用于近视防控也有数年时间,国际近视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Myopia Institute,IMI)的《国际近视研究学会白皮书》、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的《亚洲近视管理共识》均将其列为近视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效性和安全性仅仅是离焦软镜最基本的功能,相比其他近视防控方式,它还有哪些优点?
离焦软镜作为隐形眼镜,与近视防控型的框架眼镜相比,具有对白天日常活动影响小、舒适度高的特点,但价格也远高于框架眼镜。由于二者形态不同,其具体优缺点比较在此不做赘述。
将离焦软镜与同为近视防控隐形眼镜的角膜塑形镜、RGP相比,可以发现它与这些产品存在多个维度的优势互补。
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主要特点是眼轴控制效果较好,且−5.00 D以内的近视眼夜间配戴8至10小时后,大部分配戴者白天可获得清晰稳定的裸眼视力。不过,角膜塑形镜验配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角膜曲率、角膜e值、验配度数、倒睫、异物感等,部分近视儿童不宜采用此方法控制近视增长。
离焦软镜的主要特点是验配度数范围大,可验配−1.00~−10.00D;镜片弹性模量小,因此镜片基弧可适配较大范围的角膜曲率,且配戴舒适。离焦软镜弥补了角膜塑形镜一些验配条件局限,两者可在临床中互为补充,离焦软镜逐渐成为目前近视防控的常用光学方法之一。
此外,基于控制近视进展原理、材质舒适度、度数范围等因素,离焦软镜不仅适用于青少年儿童,也可与RGP互为补充,用于成人近视防控。
过去,大众对成人近视度数不再增长的认知较为普遍,但这仅是相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近些年随着电子产品普及,成年人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且用眼习惯不良,近视防控形势也不容忽视。据IMI的数据显示,在18-25岁的成年人中,近视增长年进展从+0.02到-0.23D不等;从对25 至 40 岁的人群研究来看,平均年进展范围在-0.03至-0.18D。
价格方面,以一盒30片装的日抛型离焦软镜为例,价格约在600元-800元左右一盒,以此推算,年使用费大概在1.44万元-1.92万元左右,与角膜塑形镜年费用(产品+护理)基本持平或略高。
离焦软镜以其适用度数、适用人群、舒适度等特点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尽管还需进一步观察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规范销售渠道,但仍为日渐严峻的近视防控提供了一大新选择。